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實驗站牙鲆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牙鲆套式病毒(Chinook salmon bafinivirus, CSBV)調控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探究了ube3a應對CSBV感染的特性和功能,相關研究成果以“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ube3aresponse in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to CSBV infection”為題發表于《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JCR 1區期刊,IF:4.7,全文網址為:https://doi.org/10.1016/j.fsi.2024.109495)。

2019年,水科院北戴河站首次在呈爆發性出血癥死亡的牙鲆體內分離出CSBV新毒株,并將其命名為CSBV Bces-Po19,并在前期研究中進行了轉錄組分析,篩選得到牙鲆ub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為潛在抗病免疫相關基因。通過本論文的研究表明,過表達ube3a后,CSBV的復制減弱;在孵育E3泛素連接酶抑制劑后,CSBV的復制增強。通過研究,初步證實了ube3a及其泛素化在牙鲆抗CSBV病毒調控中的作用機制,為系統解析牙鲆抗CSBV病毒的調控機制提供了數據支撐。

上述研究得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2023TD41),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21326307D)以及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CARS-47)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