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龍江所冷水性魚類病害防控創新團隊開展“莫那匹拉韋(Molnupiravir)抗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的作用”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viral effect of molnupiravir against 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發表在JCR 1區期刊《Aquaculture》。
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目前威脅鮭鱒魚類養殖業的重大疾病,其病原為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研發抑制IHNV的藥物是解決這一產業問題的重要手段。團隊從包含609種化合物的抗病毒藥物庫中,篩選了一種核苷類似物--莫那匹拉韋,該藥物能有效抑制IHNV體外感染,并影響附著期靶向IHNV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顯著降低IHNV的特異性感染。單次腹腔注射莫那匹拉韋10 mg/kg可顯著降低IHNV感染魚的死亡率。莫那匹拉韋作為一種抗病毒藥物,在預防和控制IHNV感染方面具有巨大開發潛力。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9YFE01155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202988)、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2023TD45)、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JD22A017)等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