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聯合南水北調集團、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組建調查團隊,在大渡河上游瑪柯河等水域開展川陜哲羅鮭資源與環境專項調查期間,發現該物種自然繁殖證據。
2025年4月7日-20日,調查團隊在大渡河上游的瑪柯河、阿珂河、麻爾曲、杜柯河、腳木足河、色曲等水域開展了環境DNA、生境航測、流場測量、走訪調查等工作。在走訪調查中,調查團隊獲取到了護林員于2025年3月17日在麻爾曲下游近河口段拍攝的川陜哲羅鮭自然繁殖的影像資料,也獲取到了川陜哲羅鮭在青?,斂潞雍退拇闋柷亩鄠€目擊記錄。調查團隊通過對以上資料的研究分析,證實川陜哲羅鮭在青海瑪柯河、四川麻爾曲仍有野生群體分布,最上游的分布范圍可達青海省班瑪縣燈塔鄉河段。
川陜哲羅鮭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肉食性魚類,該物種歷史上主要分布于大渡河上游和漢江上游,是反映高原冷水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指示種。20世紀60年代以來,因受水電工程建設、植被破壞等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種群規模急劇縮減,目前僅在陜西太白河和青海四川交界處的大渡河上游殘存少量資源,自然種群岌岌可危。此次發現野生種群自然繁殖證據,標志著我國川陜哲羅鮭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后續制定精準保護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正在繁殖產卵的川陜哲羅鮭親本

生境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