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海水產研究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中國對蝦生長性狀遺傳標記的篩選與克隆”通過專家鑒定
2009-04-21 00:00:00 來源:
2006年12月27日,我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中國對蝦生長性狀遺傳標記的篩選與克隆”通過了由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鑒定委員會由中科院海洋所、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和青島市水產局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該課題經過三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結果: 1. 將微衛星DNA檢測技術(SSR)用于中國對蝦群體遺傳參數分析以及“黃海1號”中國對蝦家系的譜系認證,用5個微衛星標記(最少用2對)可鑒別5個家系,個體識別率達到100%,并能根據子代的基因型推斷出缺失親本的基因型。 2. 采用RAPD、AFLP 和SSR標記技術對“黃海1號”中國對蝦選育過程進行了動態檢測,結果表明:隨著選育世代的增加,遺傳多樣性呈先降低、后穩定的趨勢。 3. 從“黃海1號”中國對蝦F6獲得了6個DNA片段(Genebank注冊號DQ185932 - DQ185937),實驗證明其中2個標記轉化為可穩定遺傳的SCAR標記,分別與生長性狀呈正、負相關。 4. 利用RAPD、AFLP和SSR技術構建了“黃海1號”中國對蝦遺傳連鎖圖譜,共得到783個分離標記,其中761個標記用于連鎖分析。雌性圖譜覆蓋率為93.4%,雄性圖譜覆蓋率為81.3%。 該項成果為“黃海1號”中國對蝦選育提供了技術支持,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達到同類研究的國際先進水平。
上一條:淡水中心“選育青蝦規?;瘮U繁與養殖示范”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