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免费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亚洲精品福利,日韩色妇久久av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信息>>國內漁業>>正文

福建緊急應對部分海域赤潮
2017-06-14 16:31:30  來源:中國海洋報

福建省部分海域近日發生赤潮,泉州、漳州等地發生疑似食用貽貝中毒事件。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于6月9日23時啟動赤潮災害二級應急響應。截至11日,監測結果表明泉州、漳州有毒鏈狀裸甲藻赤潮仍在持續,但赤潮面積總體下降。


赤潮是一種自然現象,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類、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條件下暴發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種生態異常現象。此次漳州、泉州海域發現的赤潮生物優勢種為鏈狀裸甲藻,是福建省有觀測記錄以來,首次由該種在福建海域形成赤潮。鏈狀裸甲藻可產生麻痹性貝毒,被貝類生物濾食后,可在貝類體內積累毒素,引起食用者中毒反應。


赤潮災害二級應急響應啟動后,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要求兩地立即關閉赤潮發生海域養殖生產區,加強養殖漁船管控,暫停水產品采捕作業,加強巡查,嚴禁赤潮周邊海域水產品上市;組織監測單位加密跟蹤監視監測,加強所轄海域特別是養殖生產區的監視監測,確保每日報送監測情況,并擴大水產品監測品種和頻次,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11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繼續組織監測單位對該省近岸赤潮海域開展應急監視。其中,泉州惠安海域赤潮面積仍維持為10平方公里,漳州近岸海域赤潮面積大幅縮減為0.8平方公里。另外,廈門同安灣后田附近海域新發現1起無毒旋鏈角毛藻赤潮,面積約5平方公里。


監測人員10日在漳州海域采集的13個貝類樣品中,3個檢出麻痹性貝毒,其中2個檢出樣品未超標,1個樣品超出限量值29.8倍。


從連日來漳州海域監測結果看,貝類麻痹性貝毒含量與赤潮發生區域鏈狀裸甲藻細胞密度呈正比關系;目前,赤潮海域鏈狀裸甲藻細胞密度和赤潮影響面積均呈明顯下降趨勢,麻痹性貝毒含量和檢出率也呈明顯下降趨勢。


下一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將繼續密切監視監測赤潮災害發展趨勢,將每日赤潮及貝毒監測相關情況,通過短信平臺推送給漁區養殖戶,提醒、指導養殖戶及時采取措施規避赤潮可能造成的影響,避免群眾采捕、誤食有毒貝類。同時組織開展有毒赤潮新藻種專項攻關研究,進一步強化赤潮發生預測預警和防范處置工作。


上一條:廣東率先將水產品禁產區寫入地方法規
下一條:臺風藍色預警 “苗柏”將在廣東臺山到汕尾一帶登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巍山| 黔东| 托克托县| 梓潼县| 阳西县| 天水市| 新田县| 康平县| 鸡东县| 格尔木市| 荆门市| 栾川县| 海晏县| 图们市| 龙陵县| 来安县| 南木林县| 清河县| 台山市| 泰和县| 寿阳县| 乌鲁木齐市| 波密县| 沧源| 南乐县| 图片| 沅江市| 融水| 丰都县| 睢宁县| 吉木乃县| 巴楚县| 金塔县| 柳州市| 栖霞市| 什邡市| 郓城县| 南岸区| 尚义县|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