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免费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亚洲精品福利,日韩色妇久久av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信息>>國際漁業>>正文

2024全球海洋“熱”度驚人!變暖已成新常態
2025-01-14 14:49:18  來源:中國科學報

1月10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氣所)牽頭,聯合全球31個研究單位的54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2024年全球海溫變化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溫度、海洋上層2000米熱含量再一次達到了人類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大氣科學進展》。

“海洋逐年不斷刷新變暖紀錄,這一現象已然成為了一種新常態?!闭撐耐ㄓ嵶髡?、大氣所研究員成里京說。

來自不同研究機構的數據產品一致表明,2024年海洋上層2000米海洋熱含量再次達到歷史新高。大氣所數據顯示,2024年海洋上層2000米海洋熱含量比2023年增加了16 ± 8 ZJ (1 ZJ = 1021)焦耳。以2023年中國社會的總用電量為基準,如果將16 ZJ的熱量完全轉換為電能,其能量儲備足以支撐全中國社會的用電需求約450年之久。

1958-2024年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熱含量變化時間序列(IAP/CAS數據)。大氣所供圖

此外,海洋表面溫度創造了現代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新高。海洋表面溫度指的是海洋與大氣接觸處的溫度,是海氣相互作用的關鍵變量,能夠影響較大范圍的天氣與氣候。來自大氣所、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歐洲哥白尼海洋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分別比2023年高0.07℃、0.05℃和0.06℃。

1955年至2024年12月全球平均海表溫度變化。大氣所供圖

成里京強調,海洋的加速變暖和熱量的累積并非全球均勻分布,地區差異非常顯著。報告分析了海洋變暖過程的區域特征,發現2024年印度洋、熱帶大西洋、北大西洋、地中海、北太平洋、南大洋等區域海洋熱含量均創下歷史新高,顯示了全球海洋大規模增暖的特征。熱帶地區、西北太平洋、印度尼西亞貫穿流等海區海溫變化波動較大,主要受到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太平洋年代際濤動等現象的調控。

海洋物理環境的顯著變化已經嚴重威脅了海洋生態環境與人類可持續發展。2024年,全球有104個國家記錄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溫度,多地經歷了極端天氣事件,例如大范圍的干旱、熱浪、野火,影響了南非、南亞、菲律賓、巴西、歐洲及美國東北部。2024年3月,澳大利亞大堡礁發生了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而7月加勒比海地區、9月的美國東南部及中國海南地區,先后遭受了多次超強臺風(颶風)的襲擊。10月底,西班牙遭受到了“現代史上西班牙最嚴重的洪澇災害”的襲擊,短短幾小時內,河流泛濫成災,造成了至少223人喪生。

“海洋持續變暖會降低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穩定性,進一步影響人類開發利用海洋漁業資源。海洋是臺風、颶風等極端天氣的能量來源,更暖的海洋也將導致未來臺風更強、降水更多,給登陸地造成經濟和社會損失,這些極端氣候事件背后都有著地球系統增暖的推波助瀾。”成里京指出。

2024年圣誕節南極海冰,南大洋是海洋熱含量增加最快的地方之一。班超攝

該研究同時發布了4個國際機構的2024年海洋數據,分別是來自大氣所的海溫數據、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再分析數據、歐洲哥白尼海洋監測中心的海溫數據、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海溫數據。大氣所海溫數據使用了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Argo野外站提供的經質量再控制的全球實時Argo數據集,使用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與大氣所聯合研發的高性能計算包,并在國產“東方”超級計算系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上完成。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00376-025-4541-3

上一條:2025年這些創新技術有望大放異彩
下一條:人工智能、RNA與大腦:生物學的2024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麦盖提县| 宝清县| 涟水县| 容城县| 开江县| 新干县| 厦门市| 锡林浩特市| 来安县| 阳城县| 黄山市| 施甸县| 西安市| 交城县| 利津县| 抚远县| 曲靖市| 温宿县| 保康县| 乐东| 基隆市| 西平县| 白玉县| 兴业县| 广昌县| 鄄城县| 阿城市| 汉中市| 钟祥市| 澎湖县| 深州市| 威信县| 泾源县| 荣成市| 平原县| 岚皋县| 师宗县| 永靖县| 曲水县| 武穴市|